2025/8/1 15:56
2025年7月24日,值格力高進入中國三十周年之際,格力高首次向媒體開放其位于上海奉賢的生產基地。作為“根植中國、共生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開放全面展示了企業在智能制造、本土研發、綠色轉型等方面的長期實踐,折射出格力高三十年來深耕中國市場的進化軌跡。
這不只是一座工廠的故事,而是一家跨國企業對“本土化可持續發展”的深度回應。
從1995到2025,一張制造網絡支撐全國供給
格力高與中國市場的故事始于1995年,在上海閔行設立首家工廠,正式開啟“在華制造”的探索之路。三十年間,格力高持續擴充產能、升級系統,已構建起以上海為中心、輻射全國的制造網絡。此次本次開放的奉賢工廠,是格力高在中國“智能制造升級”的樣板工廠。
步入奉賢工廠百奇生產線,智能化改革保障了企業對品質的堅守——AI視覺檢測系統以毫米級精度捕捉產品瑕疵,替代傳統人工質檢;AGV物流機器人沿預定軌道高效配送原料,降低人工作業強度。
整座工廠已全面部署數字化看板與產線能效管理系統,實現對產量、溫度、能源消耗的實時監控。這一數據驅動體系覆蓋了從原料入庫、烘焙、包裝冷卻到出庫全流程,不僅提高生產效率,也確保“美味與健康”的理念落地于每一個環節,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產品體驗。
本土研發,鏈接“健康中國”時代命題
這套數據驅動的智能體系,在為消費者提供安全可靠產品體驗的同時,也成為格力高深耕中國市場的基石。格力高的產品創新,植根于本土洞察。早在1999年,企業就在中國設立集團首個海外研發中心,并于2023年獲評外資研發中心,成為全球創新研發體系的重要組成。研發與工廠建立了緊密聯動機制,實現“本土洞察—試產驗證—快速量產”的高效路徑。近年來,格力高持續在減糖、植物基、功能化營養方向推出多個本地適配產品:百醇系列通過減糖30%配方,滿足Z世代“低負擔甜食”偏好;扁桃仁效果植物奶結合武夷山大紅袍茶液,創新“茶味植物基”新體驗;必思可益生菌餅干在全球通用配方基礎上,針對中國兒童飲食結構優化成分配比,每份含1.2億CFU益生菌與乳礦物鹽。
此外,格力高還與食品協會以及多所高校開展創新合作,“百變杯”大賽等項目鼓勵年輕人才參與健康零食設計與研發,構建開放型創新生態。系列創新舉措推動中國市場營收在2024財年占集團海外營收45%,營業利潤同比增長60%,全國31個銷售據點持續深化本土化戰略成果,并通過商超、電商、便利店、B2B平臺等多渠道協同,實現覆蓋全國核心城市與下沉市場的觸達。
產品品類日益豐富、渠道網絡高效運作,本土研發與智能制造系統逐步形成閉環,為企業持續增長注入穩定動能。
綠色制造:低碳工廠的現實解法
當健康美味的產品贏得消費者青睞,格力高同步將目光投向更深遠的環境責任。格力高工廠不僅是智能制造中心,也是綠色轉型的樣板工廠。自2021年起,工廠屋頂鋪設3000㎡光伏板,年發電約45.8萬千瓦時,減碳約192噸;2023年進一步擴容1200㎡光伏板,預計年發電26.4萬千瓦時,再減碳約111噸;工廠全面引入智能溫控系統與廢水循環系統,優化水電資源使用效率。
此外,格力高自2021年起推進RSPO認證棕櫚油的全線切換,并于2023年率先實現100%產品使用可持續棕櫚油并張貼RSPO標識。截至2024年底,企業在華累計使用RSPO認證原料近萬噸,相當于為全球21個國家保護區提供生態貢獻,并幫助產地減少近40%的溫室氣體排放。
在包裝端,格力高主力產品已全面采用FSC認證包裝材料,累計采購量超5.5億個。同時,企業積極推動無紙化辦公,累計減少用紙超過330萬張。綠色理念,正在從工廠輻射至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體系。
制造是語言,行動是答案
在AI質檢系統靜默運行的通道上,在閃動著“奔人”IP的數字屏幕前,在光伏板鋪滿屋頂的綠色工廠屋脊之下,格力高用三十年時間完成了一場從“在中國生產”到“為中國創造”的躍遷。這次格力高中國工廠的首次開放,不僅是一次參觀,更是企業對“中國答卷”的一份展示——智能制造寫下效率,綠色工廠刻錄承諾,本土研發回應健康,制造網絡承載信任。
未來,格力高將繼續以“Healthier Days, Wellbeing for Life”為使命,沿著“智能制造-綠色工廠-健康消費”的路徑,為中國消費者創造更多值得信賴的美味與健康體驗。
這座工廠的開放,也許只是下一個三十年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