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1/9 12:52
芒種時節飲食小貼士
增苦
唐代孫思邈:“是月(芒種、夏至)肝臟氣休,心正旺,宜減酸增苦,益肝補腎,固密精氣。”增加味道苦的食物,如:苦瓜、豬肝、羊肝、菊花、檳榔、陳皮、荷葉、茶等,可補益肝腎,降火消暑。
祛濕
還要注意防止暑濕,可在做飯的時候,加入少量薏米、紅豆(大便干燥不要用紅豆)、綠豆、茯苓等祛濕的食物。
清補
歷代養生家都認為夏三月的飲食宜清補。“常宜輕清甜淡之物,大小麥曲,粳米為佳”又說:“善養生者常須少食肉,多食飯”,元代醫家朱丹溪的《茹談論》曰:“少食肉食,多食谷菽菜果,自然沖和之味”。所以夏季可以多用些雜糧、南瓜、山藥、紅棗、桂圓等煮粥。
減酸
減少味道酸的食物,如:醋、楊梅、菠蘿、橙子、櫻桃、西紅柿、酸梅湯等。《濟世方》(農歷)五月不可多食茄子,損人動氣,茄屬土。油膩、精白米面、辛辣等容易上火耗氣的食物要少吃。
忌貪涼,少韭白
雖然天氣漸熱,萬萬不能貪涼,喝冰鎮飲料,也要在口中含溫后再咽下,出汗后用溫茶,溫蜂蜜水解渴。吃什么都要適度,不可一次大量的吃太多。古人提示不可食或少食:韭菜、大白菜、蛇鱔、鯉魚等。
(《金匱要略》勿食韭菜,令人乏力,損目。勿食生菜(生吃蔬菜)。《歲時記》勿食菘菜(大白菜),發皮膚風癢。《便民圖纂》甜瓜沉水者殺人,多食,陰下作癢生瘡。《本草》勿食山澤中水,勿食木成核果(桃子、李子、櫻桃),勿食蛇鱔,勿食羊蹄。《千金方》五月勿食鯉,多發風。勿食獐鹿馬各獸肉,傷人神氣。《類摘良忌》江魚即黃魚,不可與蕎麥同食,令人失音。枇杷不可同炙肉(烤肉)熱面同食,令人患熱發黃。桃子不可與鱉同食。)
運動小貼士
瑜伽有個風吹樹式,最適合這類人。站立,兩手臂向上伸直,手指交叉,然后帶動身體向左側和右側彎。這個動作牽拉的身體側面是肝膽經巡行的部位,利于肝膽疏泄、氣機通暢。
起居小貼士
起居要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以順應旺盛的陽氣,利于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夏日晝長夜短,晚睡早起。所以,中午小憩是必要的,有助于解除疲勞,利于健康。
情緒小貼士
要想讓自己的體質盡量向平和質靠攏,首先要把自己的心神情志調整好。養生,養神是第一位的。如果神調不好,內臟就不得安寧。世界有兩面,不開心的時候,努力尋找一下讓你開心的另一面。
芒種茶飲:菊花枸杞茶
清肝膽火,明目,滋陰。菊花、枸杞適量,加冰糖,開水泡5分鐘即可。
功效飲食推薦:桂圓連肉小棗小米冰糖粥
桂圓、蓮子、小棗、小米、冰糖各適量,熬煮成粥。此粥可以補充肝血,滋潤燥熱,氣郁體質的養生原則是首先不使肝血虧虛,肝氣才能疏放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