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7 12:40
吃果蔬怕農藥?專家來教你5大招
招數一:蔬果買回家別著急吃
很多消費者看到這一條不禁會感到奇怪。吃蔬菜圖的就是個新鮮,放幾天后再吃恐怕沒那么可口了吧。可是,為了守住“安全間隔期”這條準則,消費者不妨留個心眼,多給買回的蔬菜制造幾天“安全期”。
在溫度較低、蔬菜不易腐爛的秋冬季節,消費者將蔬菜水果買回家后不妨放在自然流通的空氣中放上幾天,尤其是卷心菜、大白菜、韭菜這類綠色蔬菜,可以加速殘留農藥的自然分解,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很多蔬菜在外面放上幾天也不會腐壞,可以多用此方法。而在氣溫較高的季節,如果擔心腐爛,可以放在空間較大的冰箱里冷藏幾天,只要保持內部空氣流通,也能幫助殘留農藥的揮發。
招數二:別迷信“有蟲眼”蔬菜

為了吃上無農藥殘留的蔬菜,很多消費者喜歡購買有蟲眼的綠葉菜、豇豆,認為這樣的蔬菜肯定沒有打農藥。有沒有蟲眼不是衡量是否用了農藥的標準。因為消費者買了有蟲眼的蔬菜水果后,基本上在菜里沒有發現過蟲子,菜農不會人工捉蟲,因此,一般都是發生蟲害后被農藥給除掉了。
有蟲眼的蔬菜水果被農藥殺掉的是成蟲,而無蟲眼被殺掉的是幼蟲或蟲卵。還要注意的是,成蟲的抵抗力顯然大于幼蟲,所以農藥的使用量或許會更高。而且成蟲的出現時間肯定晚于幼蟲,因此有蟲眼的蔬菜施藥時間離收獲更近,農藥反而分解少、殘留高。綜上所述,消費者不要篤信“有蟲眼就是無農藥”的傳統觀念。
招數三:專用洗潔精不如開水焯
蔬菜水果的洗滌非常重要,有效的洗滌能除去約95%的細菌、60%的農藥殘留和幾乎全部的寄生蟲卵。
對于容易折斷和破損的綠葉蔬菜,建議首選浸洗,即在水中浸泡30分鐘左右。而為增加去除農藥的效果,可以用專業的洗滌劑配置浸洗液,但要注意的是,市面上大多數打著可以去除農藥旗號的大眾洗潔精都作用不大,具體哪些洗滌劑能幫助去除,建議咨詢農業的專業人士。其實,用開水焯一下再洗的效果其實要好過很多洗潔精。尤其是韭菜,應反復浸泡3到5遍、每次10到15分鐘,然后再用開水焯一焯。
不過,為了進一步去除細菌和微生物,浸洗后還應沖洗,尤其是菜的根部重疊部位,應掰開來沖洗,而且菜葉一定要逐片清洗。尤其是葉片較小的菠菜、茼蒿、雞毛菜、小白菜等,可以將根切除,然后根部向上在水龍頭前沖洗,通過水的沖擊去掉殘留的農藥。
此外,對于黃瓜、土豆等有一定硬度的蔬菜,除了使用上述手段,還可以進一步用刷子刷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