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8 18:25
出場專家:范志紅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食品科學博士。中國食品科技協會營養支持委員會理事,中國酒店協會美食營養顧問,中國烹飪協會美食營養委員會專家委員,中國營養膳食推廣工程專家顧問團顧問。
時近伏天,天氣日益炎熱,愿意在廚房里面烹炒煎炸的人是越來越少了。一些朋友選擇了微波烹調,覺得它又快捷,又便利,在夏天最為合適。可是,半年以來,不知多少朋友問過我同樣的問題:微波烹調的營養損失大嗎?聽說微波之后維生素就全部滅光光了,是真的嗎?
各種烹調的特點如何
水煮法烹調,比如煮、煲、焯燙,基本方法就是靠水來給食物傳熱,傳熱的過程中會有大量可溶性的物質溶入水中。所以,如果不連湯喝掉,營養素的損失肯定不小。相比之下,焯燙法的入鍋溫度高,加熱時間比較短,所以比冷水下鍋煮的營養素損失小些。
油炒法烹調,比如煎、炸、炒等,基本方法是油脂傳熱為主,鍋體直接傳熱為輔的加熱方法。它的烹調速度較快,溶水損失較少。如果不放太多油,營養素的損失通常會少于水煮方法。
微波烹調是讓食品分子快速加熱的新方式。它所加熱的,實際上主要是食物中的水分子,所以適合于各種富含水分的食物。因為微波加熱的效率很高,所以它的烹調時間也會相應縮短,而且幾乎沒有什么溶水損失的問題,也不會在菜肴當中增加過多的油脂。它的主要缺點是香氣略顯不足,也沒有外焦里嫩的效果。
可是,和油炒、水煮相比,微波烹調的營養素損失到底怎樣?這種事情,絕對不能想當然,還是要研究結果來說話。
微波烹調能更多保留維生素
國外的一項研究當中,烹調了4種蔬菜,包括嫩蕓豆、茄子、苤藍、蘿卜。研究者分別用傳統烹調方法、壓力烹調和微波烹調來處理,分析其營養素保存狀況。結果發現,無論哪一種方法,其中蛋白質、脂肪、總灰分、鈣、磷、鐵和膳食纖維的含量在烹調前后變化都很小。真正變化大的是維生素C,它在高壓烹調中損失最大,其次是微波烹調和傳統烹調。
我國一項研究發現,薺菜烹調之后,維生素C損失最大的是焯燙2分鐘,損失高達63%;而油炒2分鐘的損失為23%,微波高火2分鐘的損失只有12%。實際上,維生素的損失大小,與其說取決于烹調加熱介質,還不如說更多地取決于加熱時間和最終溫度。由于微波烹調效率較高,所需時間較短,出水較少,在達到成熟或達到殺菌要求時,各種維生素的損失都低于至少不高于油炒烹調的方法,更大大低于水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