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7/15 17:25
前言:我們雖生來平凡,但只要兢兢業業、勇于嘗試,也會在平凡的崗位上鑄就不凡的成就。他是廚界‘工匠精神’的傳承者和踐行者,尤其是在這個浮躁求快的社會里,那種追求極致的精神和獨具匠心的創造力更顯珍貴。
李詠橋,深圳市東通盛達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法人總經理,深圳市德商匯副會長。
一、歲月的恩賜
李詠橋,原名李以通,因烹飪鮑魚獨具匠心而聞名飲食界,行業內的人都大多數親切地稱呼他為“鮑魚通”。后因進軍商場,為表從商的信心,遂改名為李詠橋。
“‘詠’與‘勇’諧音,有著歌頌勇敢的意義;而‘橋’意為橋梁的意思,代表著溝通的能力。”
茂名,一座因油而立的城市,也是粵西地區一顆璀璨的明珠。在李詠橋眼中,家鄉的自然山水與人文古跡相輝映,一草一木,一人一景,都讓他充滿了牽掛。
時間長河緩緩倒退,慢慢打開了他的記憶匣子……
李詠橋出生于80年代普通家庭,家中有五兄弟姐妹,排在老三。他的家庭并不富裕,雖不至于挨餓,但也常常捉襟見肘。尤其是在鄰居家飄逸的飯菜香,小小年紀的他,總是饞得直流口水。于是,他暗暗下定決心日后成為一名廚師。
“古語有云:近廚得食。當廚師肯定不用挨餓,還能品嘗各種美食。”
兒時的想法,總是那么純真那么可愛。
童年,也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寶盒,藏著無數色彩斑瀾的夢。李詠橋的另一個夢想是在玩游戲時,逐漸冒出的想法。殊不知,這也是他今后成功的一塊基石所在。
“過家家”是大多孩子在童年時模仿成年人的一個小游戲。兒童時期的李詠橋,最喜歡的就是玩“過家家”,并扮演商人的角色做買賣生意,一買一賣,相當有趣。
“我們都有兒時的夢想,但只有為了夢想去奮斗才能有璀璨的人生。”
二、努力的日子
“先生存后生活。”
沒有先天優越的條件,沒有養尊處優的環境,李詠橋僅在20歲,就來到了東莞這座充滿機遇的城市,開啟了自己的生存之路。
剛到東莞的那一年,通訊發展未有如今的發達,找工作并不是件容易事,更何況是對于剛出社會毫無經驗的李詠橋。
雖多日尋找無果,但幸運的是他沒有放棄,最終憑借著毅力獲得面試官賞識,進入到一家企業公司當起了飯堂師傅。
忙碌的日子,讓李詠橋全身心投入其中。每天凌晨三點,就起床去肉菜批發市場進行采購,直到七點備好材料后又馬上回到工作崗位,進行午餐制作。這樣累而充實的日子,不僅沒有讓李詠橋感覺到枯燥,反而讓他對生活充滿了斗志。
“看見新鮮的食材,就像看到了希望,充滿了干勁。”
在李詠橋的觀念里,他認為:每天能接觸這么多新鮮的食材,然后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汗水把食材做出各式各樣的味道,是他最滿足、最開心的。
“想要回報首先要用心。”
小小的崗位,有著大大的力量。有著師傅的授教,李詠橋已逐漸成長為獨當一面。他綜合來自五湖四海的老板和員工的不同口味,總能創造出不一樣的菜式,制作出令人滿意的味道。
奇跡是努力后的另一個名字。李詠橋只花了八個月的時間,就當上了飯堂主管一職。
三、用實力來說話
“沒有人知道明天是成功還是失敗,但我相信如果是金子一定會發光的。”
每個人的人生都離不開追求,有追求的人生才有意義。三年的時光匆匆流逝,飯堂主管的職位早已不能滿足李詠橋的需求。
2004年,恰逢其會,北京唐宮餐飲集團正需要一位懂得挑選食材又能烹飪佳肴的鮑魚師傅,優秀的他在蕓蕓眾生中脫穎而出,這也是他翻開鮑魚行業新篇章的重要里程碑。
李詠橋雖已有三年的廚師經驗,但他去到新公司后,仍抱著一顆學習的心。用勤勤懇懇、孜孜不倦對待每一項工作,不僅多看多問多學,也利用許多閑暇時間鍛煉自己。歲月不會虧待每一位努力的人,他僅僅只用了87天的時間,就當上了鮑魚主管一職。
“對事業的追求+對出名的追求+對興趣的熱愛=成功。”
可以看到,在從事廚師這份工作的過程,李詠橋雖然每天都在做同樣的工作內容,但是在他的面前一切都變得不再是一樣的。他要求自己在內容上精益求精,白天不斷練習師傅所教得每一個動作,晚上休息前也會做好回想、思考、總結。
在李詠橋的心中有一把尺,時刻鞭笞著他度量每一步。
“我們做餐飲的,特別是在做出品這塊,根本不需要任何‘擦鞋’或‘拍馬屁’,因為東西是吃到肚子里,做好了客人就會有好的評價。”
四、視野決定格局
“不斷折騰,才能不斷進步。在不同的地方綜合不同客人的口味,到不同的場合和不同的師傅作更多的交流,都非常重要。”
人不能坐井觀天,只有跳出原來舒適的圈子,才會有大成就。2005年,他是蘭州海港餐飲集團的鮑魚主管;2006年,他是香港阿鋒鮑魚世家的鮑魚主管;2007年,他已是深圳鳳凰菁英匯+餐飲部副總廚。
“能得到同行的認可,是我最大的收獲。”
唐代大詩人韓愈曾在《馬說》中寫道:“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經一直注重養生的老板提點,李詠橋在2006年,自創綠色健康的「金湯大碗翅」。因在器具的選用、湯料醬料和精挑食材等方面都是匠心獨運,讓餐飲行業迅速掀起學習風潮,并在各大酒店大賣,供不應求。
2008年,李詠橋突發奇想,從顧客消費享受的角度上考慮出發,在秘制金湯的基礎上,把鮑魚、魚膠、海參搭配一起,再創人間美味,「皇室尋寶」應運而生,再次引起業內巨大反響,全國名廚爭相前來交流。
“越精于琢磨,進步就能越快!”
許多廚師在烹飪時為了讓鮑魚看起來更大,都會選用不銹鋼材質的鍋來煮沸。但李詠橋通過道教書籍進行思維發散,創造了獨特的鮑魚烹飪方法,堪稱一絕。他用太上老君煉丹爐的原理來煨制干鮑,再研究時間的把控度,這樣煨制出來的鮑魚即又香又濃,也不會流失營養。自成一派的制作,形成一款獨特的吃了不上火的養生糖心干鮑,名揚四海。
五、筑夢未來
“生活在繼續,我們不得不努力前行。只有奮斗的人生才稱得上幸福人生。”
追求高品質,是李詠橋的人生態度,也是他對飲食事業的執著。
秉持著對食材高品質要求,李詠橋嚴把食材采購關,在食物的甄別上有著一套獨特的見解。
2009年,李詠橋創立了屬于自己的鮑參鮮商行。在成立之日,他站在門口看著招牌心中感慨良多。從一懵懂青澀的少年,到如今的法人總經理。童年時期的“過家家”游戲,在他的手中終于真正變為了一場現實的買賣生意。
“未來的路還很長,如今這只是一個小小的開始。”
2013年,因公司業務發展,李詠橋再次成立一家名為東通盛達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從一個商行到一個公司,再到一個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轉變,管理這個課題是他面臨最大的挑戰。
李詠橋從前只是一個只會做出品的餐飲行業專業人員,包括過往所擔任的主管和廚部行政管理的管理經驗并不足以支撐他管理公司。“再困難也不能放棄。”就是懷揣著這份堅定地信念,他再次進行學習,不分晝夜的去查閱相關資料,不知疲倦的去參加管理補習班通過全面概念性的了解,他對公司里每一個崗位職責和重要性有了清晰的定位。
同時,公司的管理體制和理念決定著一個公司的未來!李詠橋認為管理既要講究效率也要講究效益,管理好一個團隊不僅僅是靠期望和熱情就夠了,除了借助明確的的規章制度加以約束外,也采取人性化管理,讓員工穩定性及創造性成為企業的核心力量。
“創新才是企業的出路。”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越來越發展,人們對美食追求也變得越來越高。一個沒有創新的公司難以屹立,更沒有競爭力。李詠橋深諳其道,便不斷推陳出新,創造新品,在同行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迅速占領市場。
談及最近研發的新品,李詠橋高興地給我們展示出「瑤柱辣椒醬」,此款產品與市面上的辣椒醬有相當大的區別,以營養滋補為主打,瑤柱與辣椒的比例調和得剛剛好,既不失去辣椒的原辣天性,也帶有來自瑤柱的海鮮香味。目前產品已進行了商標注冊,包裝設計也在進行當中,相信不久就會出現在市面當中。
回顧這一路,李詠橋都是一步步穩扎穩打,不斷打磨,秉持著一貫“追求高品質”的理念,在食品行業不斷深耕探索。我相信,通過他一往無前的進取創新精神,努力把公司的發展戰略推向一個更新的階段,必會在這個行業開創更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