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 17:50
英國《每日郵報》不久前刊登了一篇文章,名為《為什么粥是超級食物》,強調喝燕麥粥有助降低血脂,減少心臟病風險。事實上,喝粥的好處遠不止于此。國人上千年的食粥歷史證明,喝對粥可養生防病。熬粥不難好粥不易,這樣喝粥竟然能治病。
粥療記載已有千年
“中國人喝粥的歷史至少有2000年以上。”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楊力說,古籍中早有體現,《周書》就曾提到,自黃帝時起,人們開始“烹谷為粥”。歷代文人也對粥有著別樣感情。唐代白居易有“粥美嘗新米”之詩;蘇東坡喝粥后寫下佳句:“身心顛倒不自知,更知人間有真味”;近代作家孫犁常年喝玉米粥,稱“冬天在熱炕上捧喝熱粥,是人生一大享受。”
相對其他食物,粥的優勢明顯:制作簡單、能滋補、易消化、養腸胃,且因五谷肉菜皆可入粥,味道全、營養豐富。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中醫科教授羅仁表示,喝粥助人長壽的例子歷史上很常見。南宋陸游在古稀之年,不僅齒牙完堅,且耳聰目明,最終活到85歲,就與愛喝粥有關。陸游一生視粥為養生妙品,他在《食粥》一詩中說:“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
中醫對粥的青睞,體現在很多防病治病的方劑中。在醫圣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中,粳米就是一味常用“藥”。張仲景會讓患者服藥后再喝熱粥,發汗以促進藥力發揮。他強調以“糜粥調養”,這對疾病預后和虛弱病人的保養有積極作用。藥王孫思邈《千金要方》中也有不少關于藥粥的記載,其《食治篇》中稱,粳米能“養胃氣,長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