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9/23 16:11
五招吃熟食更安全
肉制熟食并非不能吃,專家們表示,吃熟食時應學會規避健康隱患。
預包裝食品是優選。“我幾乎不怎么買沒有任何包裝的肉類熟食。”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李興民說,如果想吃,他會選擇冷藏、有托盤且有保鮮膜密封的。目前我國對包裝肉類熟食有相對嚴格的規定,通常微生物超標的可能性比散裝更低,可考慮優先購買。
變色發黏的別買。李興民說,如果熟食與其原本顏色不同,比如看上去發綠或過于紅艷,就要警惕該產品已變質或過量使用了添加劑的可能。如果熟食看著發黏則說明其已開始腐敗,即使經過加熱處理,仍有可能造成食物中毒。
煮沸后再熱5分鐘。郭云昌建議,肉類熟食買回家后要再次加熱食用,且中心溫度應達到70℃以上,可殺死大部分微生物。江蘇省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曾對熟食肉丸做過一項試驗,發現將肉丸煮沸2分鐘后,中心溫度剛超過40℃;只有煮沸后再煮5分鐘,才能保證中心溫度在70℃以上。于仁文說,冷藏的肉類熟食也建議回家后加熱再吃。如果不想加熱,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包裝完好且在保質期內的產品。
買回盡快吃完。銷售者應確保肉類熟食現做現售,當天賣完;消費者應堅持“現買現吃”,盡快食用。如果不能立刻吃,應放入冰箱,最好是冷凍室,即便如此儲存,也不要超過一天,吃前必須加熱。因為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在0℃~45℃環境中都可以生存,一旦感染,在冰箱冷藏室也能存活。
降價產品要當心。“買的沒有賣的精,如果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平均價建議別買。”范志紅說,商家不想把變質腐敗的產品砸在自己手里,接近保質期或感覺快變質時便會降價甩賣。建議去大超市等管理相對正規的場所,優先購買有品牌的肉類加工產品。如果一定要買散裝熟食,建議選擇當天制作的產品,警惕無理由的降價產品。鑒于安全肉類熟食也存在鹽及脂肪等含量過高的問題,建議只偶爾吃些這類食品,如果非常愛吃,不妨自己買新鮮肉回家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