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7 14:43
堿發干魷魚卷縮原因及解決方法
干魷魚是新鮮魷魚經過加工干制而成的。它具有干、硬、韌、老等特點,同時也多帶有苦、澀、腥、臭、咸等異味。一般情況下,干魷魚不能直接烹制成菜,它必須經過漲發,使其重新吸收水份,最大限度地恢復魷魚原有的鮮嫩、松軟狀態,同時要在去掉本身帶有的腥味、異味和雜質后,才能入肴。這樣既有利于切配、烹調,又有利于食用和消化吸收。
一、堿發干魷魚的原理
干料漲發時采用何種漲發方法,原則上需根據原料本身的理化性能來決定。干魷魚蛋白質含量高,多采用堿法漲發方式,這是因為蛋白質在堿性溶液中能輕度變性,使干魷魚體內肌肉纖維的結構發生變化,有利于堿水的滲透和擴散。堿水中的帶電離子與蛋白質分子上的極性基因相結合,增加了蛋白質分子的電荷,從而使蛋白質親水性大大增強。同時,由于增強了魷魚的吸水性,使其體積也有了較大的膨脹,蛋白質從干凝膠狀態逐漸恢復到原來的凝膠狀態,從而達到了漲發的目的。用堿水漲發干魷魚,在操作上須按:預發→中程漲發→終結漲發的程序進行。只有一步一步地操作,才能將干魷魚漲發透、漲發好。
二、卷縮原因
干魷魚在漲發時,常會發生卷縮現象,究其原因有四:
1、干魷魚表面的膜層沒有撕盡。
干魷魚外面附有一層套膜,為魷魚退化的殼,其組織結構與干魷魚肉不同。在加堿漲發時,同一時間內兩者漲發的程度通常都不一致,膜層漲發幅度小,魷魚肉漲發幅度大,所以在加入堿液后易發生卷縮現象。另外在漲發完加熱退堿時,隨著溫度的逐漸升高,魷魚肉和魷魚膜層中的蛋白質變性逐步加快,吸收水分的速度也在加快,但程度卻并不一致,所以要發生卷縮。
2、堿量不足。
在干魷魚漲發時,如果所加堿量不足,魷魚內部也會因沒有或少有堿液浸入,致使魷魚肉內部蛋白質并沒有輕度變性魷魚沒有完全泡透 ,故魷魚在加熱退堿時外部雖已吸足水分,但內部卻還沒有吸足水分,所以魷魚便會發生卷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