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8 15:19
3、對癥下藥
進補不等于亂補,哪里虛弱補哪里,同時也要確定如何補。如果平時表現出氣短懶言、精神不振、怕冷、面色蒼白等癥狀,則可以選用鹿茸、龍眼肉、蛤蚧等;平時喜涼怕熱、口舌干燥,煩躁易怒、腰膝酸軟、尿色黃赤等,可選用西洋參、蜂蜜、銀耳等;身體瘦弱、疲乏無力、易出汗者,可選用人參、黃芪、白術、山藥等進行進補。
4、多攝入蛋白質
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合稱為產熱營養素,因此冬天的時候我們應該適當的增加主食和油脂的攝入,以保證優質蛋白質的供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鹿肉、蝦、鴿子、鵪鶉、海參等食物中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脂肪,而且產熱量又多,御寒的效果也很不錯。
5、多補鈣
通過補鈣可以影響人體的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縮性與興奮性,以此可以提高機體的御寒能力。含鈣比較多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蝦皮、海帶、發菜、芝麻醬等。
擴展閱讀: 活血滋補又養顏,推薦5款養生湯
您可能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