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6 17:33
誤區三:保健品有益健康
不少愛子心切的父母認為蜂乳、人參等是高級營養品,為了使孩子更健康,在每日吃飯、飲水時都給他們喝一些,有的甚至以此代替牛奶給寶寶吃。
雖然寶寶營養充足是個體生長發育的關鍵,但這些補品均含有一定量的激素,其濃度相當于正常未發育兒童的8-34倍。即使 “兒童專用補品”中的某些品種,也不能排除其含有類似性激素和促性腺因子的可能。當孩子攝入這些外源性激素后,很大可能會發生性早熟現象。
誤區四:喝高濃度糖水有助于補充體能
有的家長聽說糖分能補充體內碳水化合物和熱能的不足,于是,他們有空就給寶寶喝些糖水,或在牛奶中加糖,而且越甜越好。
實際上,糖水濃度過高,一方面,容易滿足食欲,刺激胃腸道產生腹瀉、消化不良等,寶寶因而不愿再進食其他食物,從而造成食欲不振,長此以往,導致營養不均衡,甚至出現營養缺乏癥。
另一方面,由于糖中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長期食用,當其供給的熱量超過機體需要時,就會轉化為脂肪儲存于體內,從而造成小兒體重增加,肌肉松弛,繼而出現肥胖癥。此外,糖分在口腔中溶解后還可能腐蝕牙齒,使寶寶易患齲齒。因此,我們并不提倡讓小兒喝高濃度糖水。
所以說,為了寶寶的健康,給寶寶喝濃糖水這碼事就別做了。
誤區五:蛋類食品營養豐富,多吃無妨
我們都知道:雞蛋是個好東西。蛋類食品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對嬰兒成長有一定的益處,但食之過多,會給寶寶帶來不良的后果。
營養專家認為,1歲-1.5歲的孩子,最好只吃蛋黃,且每天不宜超過一個。當寶寶長到1.5歲-2歲時,可隔日吃一個蛋(包括蛋黃和蛋白)。年齡稍大一些后,才可以每天吃兩個蛋。
假如媽媽在寶寶的糞便中,發現有如蛋白狀的物質,則說明嬰兒的腸胃不大好,不能很好地吸收蛋白質,對于這些寶寶來說,最好把蛋黃加入其他食物中一起喂食。如果寶寶正在出疹,更要注意暫不要吃蛋,以免增加胃腸負擔。
誤區六:寶寶喝茶好處多
中國人喜歡喝茶,因為茶里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物質,如鞣酸、葉酸、維生素、蛋白質及礦物質,其他還有茶堿、咖啡因等。所以,適當喝茶,對人體有益。但是,給嬰幼兒喝茶則另當別論。
給寶寶喝少量淡茶沒有大的害處,但是,如果經常喝茶,或喝濃茶,就會對他們的健康產生一定的影響。茶中的咖啡因等,對中樞神經系統有興奮作用,孩子喝濃茶后易出現睡眠減少、精力過剩、身體消耗增大的弊病,影響其生長發育。
茶中一種叫做鞣酸的物質,可以與食物中的蛋白質結合,從而影響食欲及營養物質的吸收,小兒出現消化不良、身體消瘦。過度喝茶,還會因水分過多,使心臟負擔加重。
很多媽媽都有一個疑問,寶寶到底是吃什么最重要還是吃的方式比較重要,當然都是比較重要的,但是很多爸爸媽媽的注意都放在了要給寶寶吃什么的問題上,而忽略了寶寶的飲食方式,看完以上內容應該有所了解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