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7 13:20
日常飲食:少吃加工類食品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超市商場的興起,越來越多的市民形成了在超市和商場購買食品的習慣,品種多樣、環境舒適、衛生、便捷讓市民感受到了超市的便利,可是,許多人沒有意識到正是這種“便利”,埋下了健康和環保隱患。
廣西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營養學專家馬力平教授表示,超市80~90%的加工類食品都屬于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十大垃圾食品,包括腌制類食品、油炸類食物和可樂類食物等。這些食品加工時耗能、耗電,加工過程中要添加許多食品添加劑,食用后會產生塑料垃圾,不僅營養價值低,甚至還含有許多對人體有害的添加物。馬力平認為,回歸天然,堅持購買農貿市場的天然食品,抵制加工類食物,才是真正符合健康要求的低碳。
低碳烹飪:煮、煲、燙
馬力平非常熱愛低碳生活方式,她愛買農貿市場的天然食品,對烹飪也有嚴格的“低碳”要求。“不是吃素就低碳啊,關鍵在于食物的烹飪方法。”
馬力平解釋道,煎、炸、炒、烤會產生許多油煙以及各種致癌物質,不僅污染空氣、破壞環境,而且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特別是在家中,有害物質無法擴散,無形中提高了癌癥等疾病發生的概率,是極不可取的烹飪方法,更不符合“低碳”要求。
”既然煎、炸、炒、烤不可取,那什么烹飪方式才符合“低碳”標準呢?馬力平為廣大市民的低碳生活支一招:烹飪多采用煮、煲、燙和清蒸、涼拌、白灼等簡單加工方式。一方面減少污染物和廢氣的排放,對空氣和環境有益,另一方面也是保證人體健康的“低碳”烹飪方式。
圖片來源:全景